協鑫光電完成C輪融資近7億元,加速GW級鈣鈦礦產業基地建設與鈣鈦礦組件量產。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曹恩惠
繼2024年12月完成5億元C1輪融資后,昆山協鑫光電材料有限公司(下稱協鑫光電)今日宣布已經完成C2輪近2億元融資。至此,在C輪融資中,協鑫光電共計獲得近7億元的投資,投資方包括信達資產、賽富基金、金石投資、昆高新集團、紅杉中國、瀚漾資本等機構。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此次C輪融資金額將用于協鑫光電GW級鈣鈦礦產業基地的產業化建設與鈣鈦礦產品科研投入,并加速鈣鈦礦商用組件的量產化進程,包括滿足商業化應用的全尺寸(1.15米×2.4米)、兼具高效率和穩定性的鈣鈦礦疊層組件將逐步推向市場等目標。
鈣鈦礦技術被視作第三代光伏技術,這一賽道已經涌現出了如協鑫光電、纖納光電、極電光能等鈣鈦礦企業。2023年12月,協鑫光電GW級鈣鈦礦產業基地在江蘇昆山高新區落地,并于今年6月正式投產,成為全球首個GW級疊層組件生產基地。而根據協鑫光電方面的介紹,這一GW級鈣鈦礦產業基地項目總投資50億元,目標產能2GW,先期布局1GW鈣鈦礦商業組件生產線。
2022年至2023年,全球鈣鈦礦產業進入市場初探階段,各大鈣鈦礦企業陸續推出百MW中試線。而自2023年至今,鈣鈦礦產線又邁入GW級水平,目前保持著小規模試水的階段。
“鈣鈦礦經過十余年的技術進步和發展,其作為光伏行業提升光電轉換效率的唯一路徑,已經形成了行業共識。”協鑫光電董事長范斌介紹,目前該公司研發團隊正持續深耕量產化工藝,先后突破尺寸、效率、穩定性三大課題,單結組件效率達19.04%@2㎡、疊層組件效率達26.36%@1.71㎡,并成功通過國際標準的3倍加嚴老化測試,創造了多個紀錄。
東吳證券研究所近日發布的研報顯示,技術上單結鈣鈦礦依靠差異化求存、疊層組件依靠效率突圍光伏主力市場。“目前晶硅大廠傾向選擇鈣鈦礦/晶硅疊層的路線,全鈣鈦礦路線更適合初創企業。效率上單結量產穩步推進至19%-20%,疊層瞄準27%+。”
對于協鑫光電本輪融資,擔任獨家財務顧問的光源資本合伙人薛玲認為:“鈣鈦礦產業化已發展到關鍵時點,我們見證了協鑫光電從效率突破到全球首個吉瓦級鈣鈦礦基地投產的跨越。2025年6月,其昆山吉瓦級產線投運,疊層組件效率達29.51%,并通過TüV萊茵3倍IEC加嚴測試,逐步掃清產業化障礙,成為鈣鈦礦從實驗室邁向大規模商業化的全球拐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成立于2019年12月的協鑫光電,自2020年5月獲得天使輪后已經完成了多輪融資,其戰略投資方包括寧德時代、騰訊、淡馬錫、紅杉等知名投資機構。而根據記者的初步測算,數輪融資下來,協鑫光電累計獲得戰投或超過15億元。
目前協鑫集團旗下共有四家上市公司,分別為2家A股公司協鑫集成(002506.SZ)、協鑫能科(002015.SZ),2家H股公司協鑫科技(03800.HK)、協鑫新能源(00451.HK)。
而隨著C輪融資的落地,外界也在猜測協鑫光電將加速奔向資本市場,成為協鑫集團旗下第五家上市公司。
在今年4月份協鑫科技的業績說明會上,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曾表示,協鑫光電力爭2025年底在香港IPO。倘若順利實現,協鑫光電有望成為全球“鈣鈦礦第一股”。
(作者:曹恩惠 編輯:駱一帆)
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及其客戶端所刊載內容的知識產權均屬其旗下媒體。未經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詳情或獲取授權信息請點擊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