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賦能鄉村振興,點亮科右前旗發展之路

困境與機遇:草原深處的振興呼喚
圖1
地處內蒙古興安盟核心地帶的科右前旗,曾長期被發展難題籠罩。惡劣氣候與自然災害頻繁威脅農牧業生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讓耕地質量持續下降,盡管人均耕地超10畝,但中低產田占比高,農業發展乏力。資源匱乏與基礎設施薄弱讓農牧民收入單一,這里一度是內蒙古57個貧困旗縣之一。
隨著國家脫貧攻堅戰略推進,科右前旗于2020年3月成功摘掉了國家貧困旗縣的帽子,但脫貧不是終點,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在鄉村振興的關鍵階段,協鑫綠能系統科技有限公司科右前旗42.73MW光伏幫扶項目應運而生,以清潔能源為筆,為這片土地注入新動能。
光儲力量:在風雪中筑起綠色引擎
圖2
“把綠色能源帶進生活”的理念指引著協鑫綠能科技在科右前旗的深耕之路。2019年,團隊首次進駐便面臨嚴寒挑戰,冬季暴雪多次打斷施工,低溫讓設備脆弱、人員凍傷,但建設者們堅守崗位,最終于2019年12月23.17MW光伏扶貧電站成功并網,點亮希望之光。
圖3
圖 4
2025年,協鑫綠能科技再次啟動建設規模達42.73MW的光伏幫扶項目。團隊踏遍溝壑,用先進測繪與數據分析科學選址,規劃建設9座電站,占地約3530.1畝。面對春季風沙、夏季多雨的復雜天氣,建設者們戴面罩戰風沙、披雨衣守泥濘,對每塊光伏板安裝角度、每處線路連接反復核查。歷經數月奮戰,2025年5月30日16時30分,項目順利并網,陽光下的光伏矩陣成為草原上的新風景。
與此同時,協鑫綠能科技在資金捐贈方面也做出了巨大努力:2019年向科右前旗政府慷慨捐贈300萬元緩解扶貧資金壓力。2025年再次向科右前旗政府捐贈1800萬元助力鄉村振興,切實改善群眾生活。
三效合一:光伏矩陣綻放振興光芒
協鑫綠能科技科右前旗42.73MW光伏幫扶項目建成后,效益持續釋放。社會效益上,為197個嘎查村的1766戶、4273名易返貧致貧人員提供長期穩定收益,成為生活“保障線”;經濟效益上,有效運營期總收益預計達4.88億元,扣除成本后充實集體經濟,平均每個貧困村獲247.6萬元收益,年收益9.9萬元,為特色產業、農產品深加工注入資金活水。
生態效益同樣顯著:25年預計節約標準煤約50.4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38.22萬噸,優化能源結構,讓綠色發展理念落地生根。
向新而行: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未來,協鑫綠能科技將深化與當地的合作,探索“光伏+農牧業”模式,實現發電與種養殖協同增效;挖掘文旅資源,打造零碳園區,拓寬增收渠道。同時加大技術與模式創新投入,探索智慧農業、數字鄉村合作,讓光伏力量持續賦能,共同譜寫科右前旗鄉村振興的壯麗篇章。